原标题:冬至吃什么2021 冬至传统美食介绍
2021冬至吃什么?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,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,那么吃什么呢?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冬至传统食物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
2021冬至传统食物介绍 1、饺子 冬至到,吃水饺!饺子是冬至不能少的食物之一。每年农历冬至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。谚云:"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"这种习俗,是因纪念"医圣"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。冬至吃饺子,是不忘“医圣”张仲景“祛寒娇耳汤”之恩。至今很多地方仍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谣。 2、汤圆 关于冬至日的饮食,南北方习俗不同,北方通常要吃馄饨和饺子,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惯。冬至吃汤圆,在江南尤为盛行。民间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。汤圆也称汤团,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”。清朝记载,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,里面包上精肉、苹果、豆沙、萝卜丝等。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。 讲究一些的要吃“四式汤圆”。先将绿豆、红豆、糖冬瓜、芋头分别煮或蒸熟,去皮,分别加入白糖、芝麻、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,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,做上记号。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。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。 3、鸡蛋挂面 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”。吃冬至面是安徽北方过冬至的习俗。“冬至面”,俗称“挂面”,是面食其中之一,系当地人传统手工制作而成。手工挂面制作非常讲究,均以上等小麦为原料,配以精盐、鸡蛋等天然原料,经过和、醒、盘、挂、拉等8道工序,伴随半天时间的运作最终成型。在安徽合肥,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、气候、农事有关。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,每隔九天数作一九。在滴水成冰的严冬,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,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。 4、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那时候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。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,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,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现山东滕州一带,这天被称作数九,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,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,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。 5、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,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,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,首先要祭奠祖先,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。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。其中吃“冬至圆”(擂圆,又叫硬擂圆、翻糙圆)是台州的老传统,擂圆取圆圆润润、团圆之意。